李先生是江蘇徐州的農民。今年5月初,李先生從網上搜索花生播種機,發現并看中了山東省曲阜市某機械銷售處正在銷售的一款花生播種機,于是與商家協商洽談,以4400元的價格訂購了這款花生播種機。李先生按照商家要求,通過網銀向商家個人賬戶支付了1400元定金。大約一個星期,李先生通過物流收到了這臺花生播種機,并支付了3000多元?;丶也痖_包裝,發現不是整機,而是一堆未安裝的零件,沒有銷售發票,沒有產品說明書,沒有合格證。也與網上的介紹和合同不符。李先生非常生氣。他打電話給商家請人安裝或補發一臺整機。如果失敗了, 他會退回機器要求退款。雙方協商未果,商家不再接電話。憤怒的李先生于5月20日致電曲阜,隨即設置了4412345、12315等多個電話投訴消費者維權。
曲阜工商局通過投訴案例提醒消費者。目前,農機市場良莠不齊。一些小型農機產品缺乏國家強制性技術標準和行業標準,給執法帶來很多麻煩。因此,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商品時,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仔細分析,選擇信譽好、產品質量好的商家進行商品交易。在決定下單時,首先要記下發布廣告的網站和商家,并做好廣告內容、信息交流、聊天等記錄,為以后的糾紛和維權保留證據。同時,網購最好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最后的接收環節, 你一定要及時當面開箱驗貨,確保產品質量沒有問題才付款。一旦發現產品與廣告內容不符,可以選擇拒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