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電植桿打孔機啟動的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財政投入較大,對國內所有電力行業都有促進作用。農村電網改造中常見的基礎工程是挖電桿和立電桿基礎工程,已經逐漸開始走向自動化。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桿坑是較早的基礎工程。只有先架設電桿才能進行線路的鋪設,傳統電桿的預埋需要大量的人力。傳統電線桿的預埋施工隊伍至少需要8人以上。架設一根8米的電線桿挖個洞豎起來要20分鐘,挖30根電線桿一天要工作10個小時。施工進度緩慢,人力投入大, 而且挖電桿成本高。挖一個電桿坑平均成本在200元左右,電桿成本接近300元。在人工成本逐年增加的今天,人工施工不劃算,實現機械化挖桿勢在必行。本實用新型具有高挖配置、道路樁埋鉆、溫室結構鉆孔、各種路標、道路、廣告牌種植等優點,還可以很好地用來加快工作效率。由于制造技術的發展,這些機器使用起來非常簡單,并且可以幫助用戶增加收入。本發明具有投資小、回報大、效率高、體積小、操作簡單、施工方便、探測靈敏、清除土壤的優點, 并能穿透和拔出厚瓷磚,碰到鵝卵石、巖石等硬物。鏟頭不會卷邊縫隙,打出的樁孔質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