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建(以下簡稱“邵工”),在聞戰之江工作了10年,患有職業病。無論周末還是晚上,只要下雨,他就會感到不安:“錢塘江水位在上漲嗎?流速有多快?雨要下多久……”尤其是汛期,強降雨、洪水等復雜情況增多,他更是憂心忡忡。
“水文工作就像給河流把脈。水位、流量、流速等信息的變化就是脈搏跳動?!?/strong>邵工說,只有及時了解各種水情,才能更好地構筑漲潮退潮之間的安全防線,同時也能長期積累基礎水文數據,為錢塘江河口整治和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依據。
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和平臺成為了水文學家的幫手。一旦下雨,邵公打開電腦就可以實時查看水位、流量、降雨量等信息,還可以查看物資變化、巡查任務等等。
“把脈”錢塘江變得越來越“睿智”
2019年,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與??低暢闪⒙摵蠈嶒炇?,圍繞數字雙江流域和水文現代化發展要求,建設數字雙江姜文站,助力之江溫溫站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水平升級。
實時高效隔江900米遠程監控
受日月引力的影響,錢塘江的潮水每天都會有漲有落,農歷初、中旬的潮流更為強大,更需要加強“脈動”。因此,邵公和他的同事們每個月農歷二月初二、初三、十七、十八都會乘坐測量船測量錢塘江的水流。
測流線路從蒲元水位站到對岸的燕文水位站,過河約900米,一般往返兩次。今年端午,上游的衢州、金華下起了大雨,大量的樹枝、異物沖下來,像“小山”。
測量流量時,工作人員必須始終小心謹慎。為了避免漂浮物,來回測量一次流量需要40多分鐘。不僅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汛期向省水情中心報送的數據量增加,需要更加實時高效。
及格遠程監控設備它可以24小時實時“把脈”錢塘江,并將水文數據傳輸到后臺,讓水文測驗更加高效。而且通過視頻水位計、后端水位識別算法等技術,不僅可以智能識別水位數據,還可以保存現場圖片,方便數據核查。
算術專家自動統計576組數據
每天早上,邵工會和同事們查看水位、雨量、流量等數據,8點準時報汛。如果數據差異較大,或者數據趨勢異常,就需要再次手動檢查問題。
這項工作是對耐心的考驗。蒲元水位站和燕文水位站各有一套遠程監測設備,平均5分鐘產生一組數據,一天共576組。還有自動雨量計、浮標海流計等設備的數據。
日清工作管理的應用接入各種水文數據,可以自動統計計算,直觀呈現數據變化,幫助水文學家對當天水位一目了然,水位是多少,什么時候,是否與歷史數據有很大差異。并且系統會自動計算主輔監控設備的差異,當差異過大或數據缺失時提醒工作人員糾正。
拿著它走吧。管理快遞等物料
進入汛期前,枝江溫溫站將采購一批救生衣、雨靴等物資。資產管理應用據統計,收料已經變得和取快遞一樣方便了。
只要RFID標簽處理的材料通過倉庫感應門,你可以自動入庫和出庫。比如拿了救生衣后,在物資管理應用中會實時減去一個庫存,實時準確的整理物資,重要物資有跡可循。
方便省心
更高效、更規范的水文巡查
及格水文巡測管理的應用管理人員可以向工作人員下達任務,如水位測量、站門、站窗、站墻滲漏檢查等,并可以查看處理情況和任務報告。
特別是,燕文水位站位于枝江對岸的聞戰,隔江900多米?;谘矙z引擎的技術能力,可以提高巡檢效率和質量,使日常工作管理更加規范。
虛擬與現實的結合“3D”掌握數據變化
通過三維模型、AR實景等技術。數字雙水文站實現了濕度、雨量、水位等近10種監測數據在虛擬水文站上的數字化制圖。虛實結合的空間場景使這些數據立體化,幫助決策者在“3D”中把握數據變化,及時發現問題,調度就近處置人員。
邵公說:“這些現代科技手段改進了我們的測試手段,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使水文工作更加規范?!?/strong>
近年來,??低曇恢痹诓粩嘧鏊拔恼隆?。通過多維感知、人工智能、三維建模等技術,構建全天候、多方位、多維度的立體感知監測網絡,為安全防汛提供重要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