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監控常用設備
網絡攝像機、硬盤錄像機NVR(或普通pc加客戶端,適合有臺式電腦的普通用戶少量安裝)、開關(需根據攝像機數量和碼率調整,可采用供應商建議)、硬盤、顯示器、網線、電源外皮線、電源適配器(或12V DC開關電源)、攝像頭支架、網線水晶頭等。
二、攝像機安裝方式
前端攝像頭在正常工作時,可以在后臺通過網線和開關將拍攝的視頻信號預覽并存儲到硬盤錄像機中。不同的監控系統點,具體的連接方式是有區別的。具體連接圖見下面第三步。
步驟:
確定攝像頭的安裝位置和監控區域,通過攝像頭支架將攝像頭固定在建筑物或監控桿上。
第二步:
確定后臺設備(硬盤錄像機和顯示器)的擺放位置。硬盤錄像機安裝擺放好,后臺設備插線板準備好。
第三步:
前后端完成后,需要布線(如果前期做了規劃或方案,這一步其實是優先考慮的,尤其是準備裝修的環境,需要預埋管線)。布線分為兩部分:首先確認開關的位置,通過網線將每個攝像頭連接到開關上,同時也將網絡硬盤錄像機(NVR)連接到開關上,本著方便、美觀、安全的原則。
其次,攝像機供電線路布線,每臺攝像機需要12V/1A或2A電源適配器,根據施工環境或成本要求,可以用開關電源代替(建議一臺12V/10A開關電源不要超過10臺攝像機,以此類推),還需要額外的電源插頭。如圖所示:
如果相機用POE供電,只需要鋪設網線,有POE開關給相機供電。如圖所示:
小程序;迷你程序
另外,根據監控系統的點位不同,采用的連接方式也不同。
架構1:小項目加1-8分。
對于1-8分的小項目,可以直接使用普通百兆交換機搭建網絡環境。如果使用200萬像素IPC,碼流按6Mbps計算,8個攝像頭占用的帶寬為8*6=48M,而100M交換機的實際利用率為50%-70%,即50-70M,完全可以滿足8個IPC的傳輸要求。
架構2:中小型項目9-50分。
對于9-50分的中小型項目,只使用百兆交換機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高性能的二層全千兆交換機作為匯聚,保證視頻信息的流暢傳輸。
架構3:50分以上的中大型項目。
50點以上的中大型項目,需要三層網絡架構:接入層、匯聚層、核心層。
第四步:
調試攝像機,安裝完成并連接好所有線路后,給攝像機供電。需要在網絡硬盤錄像機(NVR)上進行相關的網絡設置,需要添加和分配網絡攝像頭(不同廠家的配置方式不一樣),這樣在添加完所有攝像頭后,就可以看到圖像,并且可以將攝像頭的角度和可變焦鏡頭調試到合適的效果。
對于前端攝像頭數量較少的情況,可以直接將攝像頭添加到硬盤錄像機中,讓攝像頭自動分配IP地址。
對于大量攝像頭的情況,需要先寫好攝像頭地址,再進行安裝調試。添加攝像頭時,建議直接在網頁上添加,不要直接在硬盤錄像機上添加。
三、注意事項
網絡硬盤錄像機的相關設置,錄像,圖像顏色等。都需要手動設置,按照購買設備的說明操作即可。這樣一個網絡監控系統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