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到流淌了兩千年仍被祝福為“天府之國”的都江堰;中國治水歷史悠久,從五千年前的以山疏浚河流,到今天的水利工程。
如今,水的管理正在從“治水”向“智能水”大步邁進,不僅要保一方平安,還要保一湖碧水。
2021年底,??低晠⑴c水利部視頻梯級集控平臺項目建設,并投入運行。通過運用“物聯網+AI”技術,實現了對水利管理對象的全天候、全天候、全覆蓋的智能感知,為水利監管、安全生產、應急處置、指揮決策提供支撐,幫助更高效、更智能地管水、治水、調水。
視頻感知“一張網”讓江湖形勢一清二楚。
只有看得見,看得清,才能更好地管理水管。
目前,水利部視頻梯級集控平臺已接入流域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市、縣視頻資源3000余個,構建了全天候信息采集自動化、傳輸網絡化、智能分析的視頻管理系統,實現了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工程的實時在線視頻管理。
這些視頻資源還可以為防汛指揮系統、水利地圖、水情會商系統、視頻會議系統提供實時視頻數據。
艾感知“大河”
讓河湖的管理變得智能。
"
最近江河湖泊水位漲了多少?
根據水位如何判斷水庫何時開閘放水?
水里有漂浮物嗎?
……
"
基于??低?,多種智能算法,如讀取水尺水位、識別疑似挖沙船、檢測在建水利工程無頭盔、監測水域漂浮物、識別水域岸線施工、檢測識別垃圾場、識別閘門啟閉、監測山體滑坡、監測塌岸等,可實現水利對象實時智能識別預警。人工智能的應用可以及時了解水的情況,為河湖的精細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口袋里的水管理平臺”
隨時隨地查看水資源信息
通過手機的移動應用,還可以隨時隨地實時了解和上傳水情,擴展視頻源的采集形式,實現移動端與中心端的雙向音視頻通話,滿足河道巡查、應急等業務場景的移動巡查需求,方便和提升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和指揮決策能力。
從“治水”到“智慧水”
??低晭椭{節水資源,
促進水生態,改善水環境,減少水害。
共同保護“一湖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