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1日,以“智聯山城,重慶見平安”為主題的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峰會2021在重慶舉行。本次峰會由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交通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共同主辦。1000多位交通科技信息化領域的專家齊聚山城,共同探討新技術在道路交通安全領域的實際應用和創新成果。
會上,??低暩呒壐笨偛卯吇劬臧l表了主題為“數字智能基地賦能智慧管理新生態”的演講,講述了??低曋悄芙煌óa業幾十年的初心。
▲??低暩呒壐笨偛卯吇劬戡F場演講。
畢慧娟提到,智慧交通的本質是實現交通參與者和道路的安全暢通。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車、路、物的數字化已經成為智慧交通管理的前提。如何構建智能交通控制的數字智能基礎尤為重要。??低曂ㄟ^多年的行業深耕,提出了“三平臺+一體系+N實踐”的整體框架。以下為畢慧娟演講實錄。
01感知融合賦能平臺
首先,我們面臨的最基本的信息化建設是數據的不完整、不充分、缺乏聯動。??低曂ㄟ^多維數據的感知融合、多種算法的智能分析和道路的高精度三維重建,完成感知融合和數據賦能的重要任務。
02信息融合數據平臺
其次,海量交通數據本身的分散性和獨立性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低晿嫿ǖ幕谛畔⑷诤系臄祿脚_,可以有效地為數據的跨網聚合、標準化和分析挖掘提供強大的工具和系統。
03智能開放應用平臺
面對交警豐富多樣的實戰業務,??低暱梢蕴峁╅_放的智能應用平臺,通過統一的應用架構承載不同功能的組件和運營管理服務,為靈活的業務實戰提供了強大的閉環保障。
04開放授權系統
??低暽钪煌ü芾砣沃氐肋h,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同步構建了開放賦能體系,可以通過體系承載和構建優秀先進的技術和服務生態,真正做到想交通管理之所想,解交通管理之難。
05 N應用實踐
所有的技術研究和設備都應該為實際應用服務。??低曇恢狈沼诮痪鄻I務部門,通過一線用戶的需求反饋和業務指導,不斷打磨優化其系統和應用,為業務閉環提供有力支撐。
在應用實踐部分,畢慧娟從一個事故多發路口的發現到相應的變化進行了闡述。整體業務從數據分析、流量運營、根源分析、流量組織優化、在線模擬驗證五個方面實現了邏輯與實踐的閉環。
從多年的事故數據中找到事故多發路口,然后利用多維感知設備分析路口的交通參與要素,從而得到運行狀態,通過軌跡沖突點的描繪分析交通沖突;最終發現事故頻發的原因是主車道和輔車道的車輛轉向沖突。在充分分析的基礎上,給出了改善沖突的初步建議。比如在高速公路上游增加引導標志,在地面完善車道警示,司機可以充分預測,減少前方車輛變道的頻率。同時,系統還進行在線模擬驗證,從而支持完整的業務閉環。
至此,??低暢跣牟蛔?,勇往直前。